近日,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召開:會議將2018年確定為“農業質量年”這是農業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舉措,中國農業由此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,中國農業必將迎來一場深層次全方位的革命性變革。
為什么2018年要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?這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。
首先,農產品品種豐富 但多而不優 ,目前,我國農產品品種齊全、花色繁多,時不分四季、供應不斷,地不分南北、想買就有,但同質化嚴重,分等分級少,缺少個性化產品。農業高質量發展是有效解決“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”的必然要求。”從農業的主要功能來看,“搞飯”就要產出更好的農產品、“搞錢”就要讓產業更有效益、“搞綠”就要維護更和諧優美的生態環境。
其次,農業品牌眾多 但雜而不亮 ,而且我國農產品大品牌不多,有市場影響力的更少。農業高質量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。沒有高質量的發展,農業談何興旺,又談何效益?沒有高質量的發展,傳統農區的普通農民的增收致富從何處著落?農業怎么能為農民富裕作出更大貢獻?
最后,農業體量大 但產業大而不強 ,我國糧肉蛋果菜茶魚產量都居世界首位,但國際競爭力與農業大國地位還不相稱。
2018年如何搞好質量興農,怎么搞?

農業部長:從農業質量發展不足的表現來看,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是當務之急。2018年,要堅持質量第一,堅定不移推進質量興農、品牌強農,提高農業綠色化、優質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水平。他強調了以下內容。
1,推進農業標準化 把優質產出來。
★要加快標準制修訂,2018年制修訂農藥殘留標準1000項、獸藥殘留標準100項、其他行業標準近200項。
★大力宣傳農獸藥、飼料添加劑、抗生素使用規范,嚴格落實間隔期休藥期規定,讓農民一看就懂。
2,加強執法監管 把安全管出來
我國農業生產主體多、鏈條長,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必須圍繞薄弱環節、重點領域,出重拳、求突破。
★,嚴格投入品使用監管,推進農藥追溯體系建設,高毒農藥已禁止使用39種,2年內再禁止使用2種,剩余10種今后5年內要逐步禁止使用。
★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,建立農業生產信用檔案,將新型經營主體全部納入監管名錄。
★深化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,今年再創建200個,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以省為單位整建制創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