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多位專家分析,今年PPP的另一大看點,是隨著政策綠色通道陸續打開,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將迎來重大進展。
3月10日,中國首批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正式獲批。首批九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包括交通設施、工業園區、水務、固廢處理等類型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項目。據了解,資產證券化是基礎設施領域重要融資方式之一,對盤活PPP項目存量資產,加快社會投資者的資金回收,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建設具有重要意義。
據悉,能夠進行資產證券化的PPP項目需要滿足一定條件:第一,項目已嚴格履行審批、核準、備案手續和實施方案審查審批程序,并簽訂規范有效的PPP項目合同;第二,項目工程建設質量符合相關標準,能持續安全穩定運營,項目履約能力強;第三,項目已建成并正常運營兩年以上,已產生持續、穩定的現金流;第四,原始權益人最近三年未發生重大違約或虛假信息披露,無不良信用記錄。
據發改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月22日,各地區共上報PPP資產證券化項目41單。其中,污水垃圾處理項目21單,公路交通項目11單,城市供熱、園區基礎設施、地下綜合管廊、公共停車場等項目7單,能源項目2單。
全國政協委員徐鈞健表示,PPP項目對接的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中,那些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收益的項目,與資產證券化的基本要求契合,適合開展資產證券化。通過PPP項目資產證券化,將為民營資本投資PPP項目提供規范化、市場化的退出渠道,增強PPP項目的流動性,提升項目價值,有利于調動民營資本投資的積極性。對于各類機構投資者來說,PPP資產證券化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渠道。
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告訴記者,政府如何采取各種措施推動PPP健康平穩發展,會是未來的重要內容。政策層面還是要盡可能按照收益分享、風險共擔相匹配的原則,推動優化PPP的實施,對于收益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的不確定性等一系列問題,要進一步細化,要有可操作的細則。